時間:2023-05-31 來源:浙江精控 瀏覽數: |
世界無煙日 從1989年開始,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,因為第二天是國際兒童節,希望下一代免受煙草危害。 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疾病,煙草危害是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,吸煙和二手煙問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。 2023年4月,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2023年世界無煙日全球宣傳活動的主題為 “種植糧食,而非煙草”。 ![]() 煙草燃燒所產生的煙霧是由7000多種化合物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,其中氣體占95%,如一氧化碳、氫化氰、揮發性亞硝胺等,顆粒物占5%,包括半揮發物及非揮發物,如煙焦油、尼古丁等。 這些化合物絕大多數對人體有害,其中至少有69種為已知的致癌物,如多環芳烴、亞硝胺等,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癮的物質。 ![]() 二手煙(Second-hand smoking, SHS)指從卷煙或其他煙草制品燃燒端散發的煙霧,且通常與吸煙者散發的煙霧混雜在一起。 二手煙中含有幾百種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質,包括甲醛、苯、氯乙烯、砷、氨和氫氰酸等。 二手煙已被美國環保署和國際癌癥研究署確定為A類致癌物質。 與吸煙者本人吸入的煙霧相比,二手煙的許多致癌和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更高。 ![]() 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種疾病分別是:(缺血性心臟病、腦血管病、下呼吸道感染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結核和肺癌)與吸煙有關。 吸煙可能引發肺、喉、腎、胃、膀胱、結腸、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腫瘤,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缺血性心臟病、腦卒中、流產、早產、出生缺陷、陽痿等其他疾病 。 1998年,在我國進行的100萬死亡人群回顧性調查和25萬人群追蹤性調查結果顯示:在我國人群中,所有歸因于煙草的死亡中COPD和肺癌約占60%,而所患吸煙相關疾病中,COPD占45%,肺癌占15%,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腦卒中、冠心病和肺結核各占5%~8%。 ![]() |
Copyright ? 浙江精控儀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浙ICP備18010485號-1 | 浙公網安備33048102250602號